根據調查顯示,從初入職場的愣頭小伙兒到成長為運籌帷幄的總監平均需要花費9.6年。而媒體、金融和教育行業勇奪最快升總監級別前三甲,其中以微弱優勢立于榜首的媒體從業者比最后一名建筑行業從業者走上人生巔峰的時間平均少了2.6年。
選擇行業決定你的升職速度
在建筑、制造和醫療領域,很多高級職位對相關資格證書或從業年數有著硬性要求。所以如果你剛走出象牙塔,正在十字路口徘徊,一定要謹慎選擇行業,不然你升職為總監的時間有可能會被拉長。
前任新浪總編,小米副總裁陳彤就是媒體行業光速升職的模板。97年加入新浪子公司,99年就升為新浪內容總監,從此扶搖直上九萬里,副總裁、總編輯一年升一級著實羨煞旁人。14年玩轉媒體圈的陳彤華麗轉身,跳槽小米出任副總裁,變身科技新貴。可見媒體這塊敲門磚確實好用。
相較其他,金融圈更是青年才俊的聚集地。這一點從福布斯評選的30歲以下華爾街明日之星榜單中就可見端倪。而在這其中,Tracy Britt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位。09年Tracy帶著雄心壯志加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巴菲特的財務助理后,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已成長為伯克希爾旗下四家公司的董事長,這四家公司總銷售額超40億美元,擁有超過1萬名員工。現在29歲的Tracy又被傳為會成為股神巴菲特的接班人,前途不可限量。
除了選對了金融這個行業,Tracy的傳奇也源自于她在哈佛商學院讀MBA時,因創業項目和巴菲特的一面之緣。可以說,一段MBA經歷為她搭建了和“奧馬哈先知”之間的橋梁也成為了她進入這個行業的鑰匙。
學歷對于升職總監的影響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碩士們升職最快,平均9.2年變總監。反觀MBA大軍們卻異軍突起,堪稱最超值。調查顯示,擁有MBA學位的用戶中有20%擔任了總監職位,是本科學歷的足足4倍。
人脈的價值有多巨大?
但MBA的價值也并不完全在于金錢,強大的校友網絡有時更能助你一臂之力。不論是國內最負盛名的兩所MBA商學院——北長江,南中歐,還是國外的頂尖商學院,哈佛、斯坦福,同學會都成為了江湖中最神秘的組織,集齊目前行業里最炙手可熱的企業家高管不是夢。難怪有那么多人愿意一擲千金,只為換一個校友頭銜。
以08年蒙牛因“三聚氰胺事件”股價暴跌為例,悲傷地老牛在同學會上發萬言書,撒千行淚,以柳傳志、俞敏洪和江南春為首的老同學們看不下去了,在48小時內就將少則5000萬,多則2億的資金打到了蒙牛賬戶上,用人民幣為老牛拭淚,也為蒙牛緩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廣闊的深層人脈會助你在低潮時力挽狂瀾,在巔峰時立于不敗
雖然“關系是第一生產力”的論調已經像新式雞湯般洗腦無數人,但我們必須要記得它的前因,人脈關系依托于實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職場菜鳥們還是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但如果你距離總監只有一步之遙的話,良好的人脈關系會讓你如御風而行一般更易有所成就。
如果想從職場新人升職為管理者,就要學會把硬實力融會貫通變為軟技能,總監級技能中包含了戰略規劃、管理、商務拓展、跨部門領導力等縱觀全局指點江山的特殊技巧,需要通過豐富的職場經驗和系統的管理知識(MBA學習)做依托,再拼上一局人脈定勝負。